体验领导 ——一个知青的轨迹
发布日期:2015-02-27浏览:1722
体验领导,最难的是体验自我的领导。每个人走向未来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都是要离开这个世界。
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活着的时候能够为生我养我的父母、国家留下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源于下乡插队的7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国社会空前浩劫,我们这批读过一点儿书的人一下子从城市甩到了农村,体验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艰难。
记得在我插队的第二年,19岁的年纪,有一次到大队知青点和朋友们胡扯瞎聊到凌晨五六点钟才回去。走在路上,突然一条眼镜蛇在我面前站了起来。当时没有高考,知青没有前途,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在没有未来的情况下,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不会有太多考虑。也许是凌晨的眼镜蛇老眼昏花,在它昂起头晃来晃去的时候,我悄悄走到路旁,捡起一根棍子把眼镜蛇压了下去,拿到动物园卖了21元钱。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知青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7元钱,换来的21元钱在当时绝对是一笔横财,让我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第二天犁完田,我躺在田埂上,阳光渗过破斗笠缝照进来,回想起来如果那时眼镜蛇扑过来咬一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就死了吗?在可能死亡的氛围下我认真思考这一辈子活着为什么,怎样才能使生命有意义。
当时认真想了三条。
一,吃农民这么多饭,总要干点事情。父母把自己养到今天也不容易,总要有所回报。人还是要干点事情,给社会留下点东西。
二,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有脑袋,有思想,会考虑。还记得当时我的一位老师说过人和动物有三大区别,人有语言,人会穿衣裳,人可以创造留给后人的文字,而动物不会。所以我想我这一辈子还是要多学点东西,算是留给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人的一生自己哭着出来,别人哭着走掉。哭声不大说明生命力不强,所以不要活得太累。当然,同样是哭声,人发自肺腑地伤心痛哭和表演式地哭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几年前我路过闽南的一个镇,见到了十分震撼的一幕,当地的一个老人去世,出殡时后面跟随着一百多人的队伍在哭,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小孩,哭声抑扬顿挫,比任何交响乐团都更浑厚感人。出于对阵容的好奇,我向当地人打听,得知这是雇来的哭丧团,也就是花钱请人来哭。我想这种哭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知青的年代接触的东西少,范围窄,当时的思维也就仅限于此,后来算是命好,有幸考上厦门大学的哲学系,读了四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毕业时又重新考虑了下自己的后半辈子要怎么过,当时写了九个字——“尽人事,顺自然,安天命”,挂在书房。
所谓“尽人事”,是觉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认真把摆在眼前的事情做好,坚持计日程功,就是生命的意义。
所谓“顺自然”,我的体验是,这个世界经过历史的积淀要保持一种发展的态势就必须有规则,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价值都要学会带着“手铐”和“脚镣”跳舞,这里的“手铐”和“脚镣”就是各种各样的明规则、潜规则。有些人想不带“手铐”和“脚镣”,现实就会给他以实践的教育,通过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让他知道“手铐”和“脚镣”的价值。可惜的是有些人带了“手铐”和“脚镣”就成了奴隶,安安分分,随波逐流,“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权”,不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而我体验自我领导是想活出第三种境界,即学会带着“手铐”和“脚镣”跳舞。努力探索历史既定条件下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在顺应的同时做成一些事情。
所谓“安天命”,回顾从插队知青以来的40年,我发现自己做事越多的时候越艰难,越痛苦,争议和非议也越多,但往往那个阶段生命的活力也越强。人要成功,“半是努力半是命”,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合力的结果。”其实一个人生命的历程又何尝不是这样,也是合力的结果。人在社会中还是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努力体验到自己的“小”。只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奋斗,眼前的利害东西可以“安天命”,没有必要看得太重。
毕业后到了福建省委党校,30年期间在官、场、学、媒四界都承担了一定责任的工作。官,做到福建省委党校马列研究所的副所长,使我对党的领导思想有了体验的平台。产,在组织的安排下到福建两个全国知名企业——福日集团与实达集团担任高管,感悟到面向市场劳动者的艰辛。学,由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我意识到思想整合与传播的艰难。媒,我担任过《领导文萃》主编,《实达杂志》主编,《福建人才报社》社长,《海峡姊妹》总策划,还参与了《东南置业》等一系杂志、报纸、网站等定位的共同探讨。一圈走下来,我发现人生在世可做的事真不多,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上持之以恒地认真探索,留下一点儿痕迹,就很了不得。
五十岁以后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再次扪心自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发现这个阶段做的事情越集中,也越精炼。最后归结到四个字,就是探索、体验由工业时代向网络时代过渡的“领导行为”。
从自我领导的体验和感悟中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结合时代的背景,联系领导实践,重新落到网络时代领导行为的研究,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挑战。面向未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暴力和财富为基础的权力领导开始退居幕后,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行为领导已经走向前台。我所要做的是努力探究由管理创造价值迈入领导创造价值的时代,领导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系统思维、整合资源、创造价值。
人类历史赋予我们浩如烟海的领导智慧,我要将这些散落、无序的理念与智慧整合起来,使领导在已有的自觉和不自觉行为中,让面向未来最有价值的关键点更加明晰、更有章可循,为网络时代领导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启发思路、迸发智慧的火花。
领导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领导过程有太多的无定势、难言传,甚至不可捉摸的情况。面向未来,谁都没有办法一招一式地传授怎样进行具体领导,谁都没有办法直接而详细地帮助领导解决现实的引导问题,更不可能告诉领导者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然而,我想基于个人实践的体会和领导的体验,我们可以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可以在新的领导理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无形中带来领导行为的变革,实现领导价值的创造。
多年来,我专注于对个人学习和实践的反思,体验领导,感悟领导,为实现思想启发的价值,不断把网络时代领导创造新价值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推向成熟,这也是我对领导行为研究与坚持的意义所在。
生命的价值在哪里?活着的时候能够为生我养我的父母、国家留下哪些有价值的东西?我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源于下乡插队的7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中国社会空前浩劫,我们这批读过一点儿书的人一下子从城市甩到了农村,体验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艰难。
记得在我插队的第二年,19岁的年纪,有一次到大队知青点和朋友们胡扯瞎聊到凌晨五六点钟才回去。走在路上,突然一条眼镜蛇在我面前站了起来。当时没有高考,知青没有前途,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在没有未来的情况下,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不会有太多考虑。也许是凌晨的眼镜蛇老眼昏花,在它昂起头晃来晃去的时候,我悄悄走到路旁,捡起一根棍子把眼镜蛇压了下去,拿到动物园卖了21元钱。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知青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7元钱,换来的21元钱在当时绝对是一笔横财,让我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第二天犁完田,我躺在田埂上,阳光渗过破斗笠缝照进来,回想起来如果那时眼镜蛇扑过来咬一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就死了吗?在可能死亡的氛围下我认真思考这一辈子活着为什么,怎样才能使生命有意义。
当时认真想了三条。
一,吃农民这么多饭,总要干点事情。父母把自己养到今天也不容易,总要有所回报。人还是要干点事情,给社会留下点东西。
二,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有脑袋,有思想,会考虑。还记得当时我的一位老师说过人和动物有三大区别,人有语言,人会穿衣裳,人可以创造留给后人的文字,而动物不会。所以我想我这一辈子还是要多学点东西,算是留给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人的一生自己哭着出来,别人哭着走掉。哭声不大说明生命力不强,所以不要活得太累。当然,同样是哭声,人发自肺腑地伤心痛哭和表演式地哭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几年前我路过闽南的一个镇,见到了十分震撼的一幕,当地的一个老人去世,出殡时后面跟随着一百多人的队伍在哭,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小孩,哭声抑扬顿挫,比任何交响乐团都更浑厚感人。出于对阵容的好奇,我向当地人打听,得知这是雇来的哭丧团,也就是花钱请人来哭。我想这种哭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知青的年代接触的东西少,范围窄,当时的思维也就仅限于此,后来算是命好,有幸考上厦门大学的哲学系,读了四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毕业时又重新考虑了下自己的后半辈子要怎么过,当时写了九个字——“尽人事,顺自然,安天命”,挂在书房。
所谓“尽人事”,是觉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认真把摆在眼前的事情做好,坚持计日程功,就是生命的意义。
所谓“顺自然”,我的体验是,这个世界经过历史的积淀要保持一种发展的态势就必须有规则,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价值都要学会带着“手铐”和“脚镣”跳舞,这里的“手铐”和“脚镣”就是各种各样的明规则、潜规则。有些人想不带“手铐”和“脚镣”,现实就会给他以实践的教育,通过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让他知道“手铐”和“脚镣”的价值。可惜的是有些人带了“手铐”和“脚镣”就成了奴隶,安安分分,随波逐流,“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权”,不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而我体验自我领导是想活出第三种境界,即学会带着“手铐”和“脚镣”跳舞。努力探索历史既定条件下的明规则与潜规则,在顺应的同时做成一些事情。
所谓“安天命”,回顾从插队知青以来的40年,我发现自己做事越多的时候越艰难,越痛苦,争议和非议也越多,但往往那个阶段生命的活力也越强。人要成功,“半是努力半是命”,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合力的结果。”其实一个人生命的历程又何尝不是这样,也是合力的结果。人在社会中还是要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努力体验到自己的“小”。只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奋斗,眼前的利害东西可以“安天命”,没有必要看得太重。
毕业后到了福建省委党校,30年期间在官、场、学、媒四界都承担了一定责任的工作。官,做到福建省委党校马列研究所的副所长,使我对党的领导思想有了体验的平台。产,在组织的安排下到福建两个全国知名企业——福日集团与实达集团担任高管,感悟到面向市场劳动者的艰辛。学,由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我意识到思想整合与传播的艰难。媒,我担任过《领导文萃》主编,《实达杂志》主编,《福建人才报社》社长,《海峡姊妹》总策划,还参与了《东南置业》等一系杂志、报纸、网站等定位的共同探讨。一圈走下来,我发现人生在世可做的事真不多,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点上持之以恒地认真探索,留下一点儿痕迹,就很了不得。
五十岁以后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再次扪心自问自己生命的意义何在,发现这个阶段做的事情越集中,也越精炼。最后归结到四个字,就是探索、体验由工业时代向网络时代过渡的“领导行为”。
从自我领导的体验和感悟中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结合时代的背景,联系领导实践,重新落到网络时代领导行为的研究,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挑战。面向未来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暴力和财富为基础的权力领导开始退居幕后,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行为领导已经走向前台。我所要做的是努力探究由管理创造价值迈入领导创造价值的时代,领导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系统思维、整合资源、创造价值。
人类历史赋予我们浩如烟海的领导智慧,我要将这些散落、无序的理念与智慧整合起来,使领导在已有的自觉和不自觉行为中,让面向未来最有价值的关键点更加明晰、更有章可循,为网络时代领导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启发思路、迸发智慧的火花。
领导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领导过程有太多的无定势、难言传,甚至不可捉摸的情况。面向未来,谁都没有办法一招一式地传授怎样进行具体领导,谁都没有办法直接而详细地帮助领导解决现实的引导问题,更不可能告诉领导者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然而,我想基于个人实践的体会和领导的体验,我们可以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可以在新的领导理念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无形中带来领导行为的变革,实现领导价值的创造。
多年来,我专注于对个人学习和实践的反思,体验领导,感悟领导,为实现思想启发的价值,不断把网络时代领导创造新价值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推向成熟,这也是我对领导行为研究与坚持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