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体沟通内训课
发布日期:2015-08-11浏览:4240
- 
                                                                                                                                                                                                                                                                课程时长12 H课程大纲第一部分:公共关系&媒体
 一、解码公关
 1、公共关系是什么?(宏观、微观)
 2、公共关系的价值
 3、公关关系客体
 4、利益相关人概念
 5、公共关系如何转变成销售
 二、解读媒体
 1、中国媒体环境概述
 2、传统媒体&新媒体
 3、社会化媒体改变世界
 4、媒体的本质
 5、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第二部分:媒体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一、建立媒体档案库(舆论领袖)
 二、与媒体建立关系
 A、基本准则:知识导向,价值认同,情感纽带
 B、了解媒体、工作流程、节奏
 C、善待媒体记者(媒体无大小,记者无贵贱)
 D、找到合适的人(对口,编辑,记者)
 三、与媒体保持互动
 A、记者聚餐、记者参观、记者沙龙
 B、定期答谢、时节回馈
 四、媒体关系评测
 五、建立媒体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练习如何面对媒体
 一、什么是新闻
 二、答复记者的技巧
 A、记者的行为和思想
 B、答复记者的技巧
 C、避免陷入沟通陷阱
 三、必须避免的行为
 四、提炼企业关键信息
 五、如何接受采访
 第四部分:公共关系传播策略制定及实施
 一、媒体传播策略制定
 1、媒体传播的基本原则(统一口径,保守秘密,及时有效,)
 A、了解媒体喜好及报道原则
 B、策划并提炼新闻点
 C、及时主动联系供稿
 D、传播制度化,持续化
 2、公关传播策划的几种方法
 A、产品传播:激发需求、制造潮流趋势
 B、领导人传播:请进来、走出去、搭台子、讲故事
 C、借势(时令节气、重大事件、重大政策法规)
 D、合纵(与媒体联合、异业合作)
 3、新媒体传播的冷与热
 A、论坛传播
 B、SNS传播
 C、微博传播
 D、微信与陌陌里的新机会
 二、新闻发布会的策划与组织
 1、什么时候需要组织发布会
 2、策划有创意和吸引力的主题
 3、媒体沟通
 4、传播计划制定
 5、方案、文案
 6、资料准备
 7、现场注意事项
 8、后续传播跟进
 9、发布会效果评估、简报
 第五部分:网络时代的舆情管理
 1、加强日常监测
 A、加强日常监测并上升为制度层面。
 B、应有专门部门或者专门人员来负责
 2、锁定监测的主要渠道
 思考:有哪些渠道?最重要的渠道是什么?
 3、与舆情内容进行分类
 A、网民舆论
 B、媒体舆论
 4、网络舆情的监测周期
 A、常规监测
 B、非常规监测(危机监测)
 5、舆情阅评工作
 A、定时定点收集
 B、及时向领导汇报
 6、敏感问题重点查办
 思考:什么叫三不分原则
 7、组建网络发言人队伍
 A、网络发言人的责任与要求
 B、网络舆情评论员的任务
 C、网络舆情疏导的四种方法
 D、网络舆情疏导的具体步骤
 8、寻找意见领袖
 A、意见领袖的作用
 B、意见领袖的特征
 C、意见领袖的确定标准
 D、寻求意见领袖言的理解和支持
 9、加大与网民的沟通
 A、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与网民的沟通
 B、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应
 C、对网民提出的建议进行梳理
 第六部分:危机传播中的媒体应对
 1、媒体负面报道应对
 2、危机传播的基本原则
 第一时间、行动信息、简明扼要、真实可靠、前后一致
 3、设置新闻发言人
 4、传播渠道的选择
 5、声明的撰写和发布
 6、危机新闻发布会的注意事项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