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实战应用
发布日期:2015-07-16浏览:2526
- 
                                                                课程背景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 后来有戴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戴明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 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 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戴明循环有时也被为称戴明轮(Deming 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
 戴明博士是在日本成名的质量管理大师,他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的快速崛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日本的企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赶超美国时,让美国人惊醒的发现,原来日本工商经营成功的背后竟然有一位美国人居功最大,故开始对戴明博士另眼看待。而于1980年6月24日全国广播公司(NBC)在电视播放举世闻名的“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If Japan Can, Why Can''t We?),使戴明博士一夜成名。从此以后由于美国企业家重新研究戴明的质量管理经营理念,加上戴明博士继续在美国及各国积极举行讲授他的品质经营经典为期四天的14个管理原则(Deming''s 14 Points)与及实际为美国各大公司如福特或AT&T公司提供品质经营的顾问工作而收到了实质上的效果。事实上戴明博士的品质14点管理原则就是美国在1980年代开始盛行迄今的PDCA,所有全面品质经营所包涵的重点,几乎都可以在戴明博士的PDCA里面找到类似或相同的诠释。由以上可知戴明博士不但具有学问上的成就,对世界各国品质经营的推动更有功不可没的伟大贡献,也称得上质量管理的一代宗师了。
 
 
 课程价值点了解PDCA的定义和起源
 掌握PDCA的运用技术
 活学活用实现 PDCA 的常用工具
 实例展示 PDCA 使用之难点课程对象品管、工程师、一线员工、工段长、车间主任、技术主管及与品质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课程时长12 H课程大纲
 一、PDCA的基础理论
 1、美国重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PDCA管理循环
 2、当时时代PDCA重视发展过程
 3、为何日本二战后经济位于世界前列
 4、PDCA各行各业之运用
 二、什么是PDCA
 1、PDCA之涵义
 (1)P(Plan)--计划
 (2)D(Do)--执行
 (3)C(Check)--检查
 (4)A(Action)—反馈处理
 2、PDCA之适用领域
 3、PDCA简介
 4、PDCA图示(戴明管理环)
 三、运用PDCA解决问题
 1、公司有哪些问题
 2、部门有哪些问题
 3、个人有哪些问题
 4、改善的概念
 四、PDCA的实施步骤
 1、P – 计划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80:20 法则
  柏拉图
  直方图
  控制图
  问题描述
 (2)分析原因
  特性要因图 – 鱼骨图
  5 Way
  树图
 (3)确认主要原因
  排列图
  检查表
  DOE 实验设计
 (4)制定改善对策和计划
  系统图
  5W1H
  甘特图
 2、D – 实施
 (5) 执行和实施计划
  检查表
 3、C – 检查
 (6) 检查计划执行结果
  排列图
  直方图
  控制图
 4、A – 调整
 (7) 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
  标准化作业
 (8) 未解决问转入下一次 PDCA
 五、PDCA四大明显特点
 1、大环带小环
 2、PDCA循环中的A是关键环节
 3、阶梯式上升
 4、统计的工具
 六、答疑和讨论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